兩年前,在新冠肺炎疫情剛出現的時候,智能安防企業紛紛抓住一波市場紅利,紅外測溫、測溫門、黑體測溫攝像機等等,在防疫初期的時候,可謂是供不應求,讓不少企業在疫情中看到了希望。隨著防疫的常態化需求趨于平穩,測溫的市場在這兩年多也基本達到飽和狀態。從2022年3月開始,全國疫情反彈,各地防疫中對健康碼檢測、隔離管理的需求突然暴增。為此,“電子哨兵”和“智能門磁”兩個單品在一夜之間突然爆火,引發諸多智能安防企業加急布局,不僅有海大宇,還有一些中小型企業,都在奮力搶占市場。這些科技手段在疫情防控、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中呈現出被社會快速采納和應用的趨勢,也帶動新技術、新產品快速迭代發展,促進新業態和新模式的形成。但是有業內人士表示,這些防疫產品其實在這兩年都有鋪渠道,而且產品種類也比較豐富,并不是新產品或者新技術。而且,從目前來看,產品和技術都已經比較成熟了,因為這些都是智能安防企業做熟、做慣的東西了。另外,它的整體技術含量并不是太高,以AI、紅外熱成像、綠碼檢測、生物特征識別、NB - IoT等集成組裝為主,可落地碎片化的場景,滿足不同的需求。